圖一、「X群」的成員們出沒於花蓮港外海 瞭解鯨豚個體間的關聯,是解析鯨豚族群特性既基礎又重要的訊息。在近幾十年來,人們為了要更瞭解鯨豚的社會結構,瓶鼻海豚(genus Tursiops)、虎鯨(Orcinus orca)、領航鯨(...
圖一、現身花蓮近海的大翅鯨 編按:鯨豚約在三千多萬年前分支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有牙齒,在生物分類上為齒鯨小目(Odontoceti),頭頂僅有一個噴氣孔;另一類嘴裡有著像長毛刷子般的鯨鬚板,透過過濾的方式覓食群...
你曾想過,花蓮外海可能會看到背上如銀河般的熱帶斑海豚,或是數百隻弗氏海豚在海面上奔騰的景象嗎?花蓮近海最常見的鯨豚種類前四名,由常見到少見分別為:飛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花紋海豚(Grampus griseus...
花紋海豚(Grampus griseus),也稱為瑞氏海豚(Risso’s dolphin) ,是花蓮海域常見的老朋友,從外觀來看,牠們有顆圓圓的大頭,常被討海人稱為大頭仔、和尚頭,除此之外,花紋海豚跟多數海豚的氣質也不同,牠們時常...
「炎炎夏日、湛藍的海、與倘佯太平洋的鯨豚」,這應該是許多黑潮海上解說志工對花蓮的印象。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自1998年起與多羅滿賞鯨合作,多羅滿賞鯨公司的每一趟賞鯨船班都有一位黑潮海上解說員,透過解說與...
暑假的時光轉眼就過了一半,隨著觀光旅遊的人潮湧入花蓮,賞鯨船班日日客滿,因為天氣、海況良好讓賞鯨活動成為這個季節的熱門選擇,對於期待與大型鯨相遇的朋友而言,這段時間更可以好好把握!我們分析2016至20...
臺灣的賞鯨持續了20年之後,許多的鯨豚都成了我們分享的故事。2009年是我第二年帶賞鯨船解說,在海上遇見一隻流傳在黑潮夥伴和東海岸鯨豚研究者之間的花紋海豚——「來」,我因而感到無比幸運,沒想到真的能...
嘴尖戳破水面的瞬間,那背鰭上的「匚」字形缺刻,是小明! 「小明!是小明欸!」船上的小朋友喊著。「沒錯!就是他,背鰭有一個『匚』形的缺口,他就是小明啦!」我接著幫大家再次確認,他,就是我們的飛旋鄰...
黑潮從創會至今,一直都非常注重「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然而在科學的背後,卻總是透露著人文的浪漫基調,在炙熱、枯燥、重複的浪頭之中,用影像、文字,複沓成為浪漫的詩篇。 「潮是科學,黑是詩。」...
您的捐款將會妥善運用於黑潮長期關注的各項海洋議題,眾人齊力向前的「槳」,才是「海好」的最大力量,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的海洋努力!
本網站不支援IE9以下瀏覽器,建議使用瀏覽器chrome / IE1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