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簡介

2023.06.15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1998年於花蓮成立,是臺灣第一個為「鯨豚與海洋」發聲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最初以鯨豚調查為開端,多年來深耕於海洋議題、環境教育與科學調查,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而堅定,期許每個臺灣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洋。

  「潮是科學,黑是詩。」作家吳明益如此形容黑潮,說明黑潮既富有科學精神,又蘊含人文關懷的特質。黑潮以科學為基礎,長期進行野外鯨豚生態調查,亦引進海洋廢棄物監測方法,盼達到源頭管理,積極促成未來臺灣對「海洋保護區」的關注;而黑潮也是柔軟的,透過出版繪本、文學書籍及紀錄片,舉辦講座、展覽及體驗行旅等活動,更不忘前往校園與孩子分享海洋保育理念,讓海島子民們親近、認識,進而守護環抱我們的美麗海洋。

我們關注鯨豚

  持續累積東海岸鯨類第一手生態調查資料,積極為鯨豚福利議題發聲,落實鯨豚保育工作。黑潮長年持續進行「海上鯨豚目擊紀錄」、「水下鯨豚聲音收錄」、「鯨豚Photo-ID個體辨識」及「花蓮常見鯨豚棲地利用調查」,以瞭解東海岸鯨豚族群分布樣態,建立臺灣野外鯨豚重要生態資料庫;更為鯨豚權益發聲,以「花紋海豚體表傷疤分析」評估人為活動造成之影響,亦積極關注鯨豚遭受捕捉、圈養、展示、表演等議題,並與賞鯨業者長年合作,提倡友善賞鯨以提升生態旅遊品質。

我們在乎人

  環境議題導向的教育,將黑潮觀點化為平易近人的故事,拉近民眾、校園師生及企業與海洋的距離。從依附大海的生活角度出發,黑潮出版多本漁業紀事與鯨豚紀錄之書籍、繪本與紀錄片,辦理「海上鯨豚解說員培訓」至今培育花蓮港賞鯨解說人才逾80位,另外透過校園及大眾講座、營隊、研習、展演、行旅等多元形式,二十多年來與數萬人分享臺灣迷人的海洋文化。

我們關心環境

  以量化數據追溯海洋廢棄物來源,公開發表調查結果,於地方及中央會議上提出實質建議。針對海岸廢棄物,黑潮與國際組織合作關注海洋垃圾汙染議題,於2005年首度引進「ICC國際淨灘監測方法」,長期記錄海岸垃圾組成種類數量;2018年發起「島航計畫」,建立第一筆全臺海域塑膠微粒檢測資料,近兩年更針對臺灣漁業廢棄物,製作圖鑑釐清漁具和漁法關聯,盼以量化數據提出實質建議,督促政府達到源頭管理。

黑潮出版品

  1. 《黑潮尋鯨記》錄影帶,1999本會。
  2. 《與白燈塔一起消失的漁村—鳥踏石仔》,2001本會。
  3. 《花蓮賞鯨地圖》,2002,晨星出版社。
  4. 《花蓮傳統漁業文化紀實》,2002本會。
  5. 《台11線藍色太平洋》,2003聯合文學。
  6. 《賞鯨去》,2003親親文化。
  7. 《臺灣的漁港》,2004遠足文化。
  8. 《臺灣島巡禮》,2005聯合文學。
  9. 《黑潮尋鯨記》影音教學DVD,2006本會。
  10. 《海人》刊物,2007~2008,本會。
  11. 《海豚的微笑》、《鬼頭刀》繪本,2007本會。
  12. 《海豚時鐘》、《海洋紋身》繪本,2008本會。
  13. 《海豚的圈圈》東海岸海鯨豚影像紀錄,2010本會。
  14. 《黑潮洶湧》,2016本會。
  15. 《臺灣不是孤單的存在》,2017本會。
  16. 《海的未來不是夢》,2018本會。
  17. 《黑潮島航》,2019本會。
  18. 《如果海有明天》紀錄片,2019南波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黑潮歷年調查計畫

  1998至今 花蓮沿海賞鯨活動鯨豚觀測紀錄
    2000 墾丁鄰近海域鯨豚類生物調查研究計畫
    2002 花蓮傳統漁業文化紀實
2005-2006 
臺灣竹筏文化調查計畫
    2007 飛旋海豚的一天調查計畫
2009-2011 
海人誌—花蓮漁村耆老、漁民口述生命經驗調查與研究
  2010至今 花紋海豚Photo-ID個體辨識計畫
    2011 建構臺灣野生動物聲紋資料庫─鯨豚篇
2011-2013 有漁─臺灣漁文化當代紀實調查計畫
    2015 臺灣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表演調查報告
2018-2021 黑潮島航計畫—臺灣沿海塑膠微粒調查
    2020 東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
    2021 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
  2021至今 抹香鯨Photo-ID資料庫建置
  2021至今 海洋綠洲計畫: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
    2023 花蓮海域花紋海豚體表傷疤圖鑑

許下對海的承諾,尋找未來

  過去,我們的眼光侷限陸地,沒有機會認識鯨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洋生命;而我們的腳步停在海岸,只有對峙隔閡,卻看不見向外延伸的視野…人們應如何看待海洋?環境惡化速度很快,想恢復卻困難重重。要還給臺灣海岸與海洋應有的尊重與乾淨的風貌——我們該如此承諾。人與海,和諧依存,這樣的願景需要大眾一起參與。海洋總是敞開著,若能開拓視野、與海建立和善關係,這是海洋精神與藍色文明的展現。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期盼並需要您的呼應,讓我們共同盡一分海洋子民的心力,邀請大家走向海洋,尋找另一個未來。

交通資訊

地址:970064 花蓮市中美路170號
電話:(03) 824-6700 或 824-6902
傳真:(03) 824-6717
官網:http://www.kuroshio.org.tw
E-mail:kuroshio@koef.or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