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旋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最大身長:2.2 m
最大體重:75 kg
細長的嘴喙、黑色的嘴尖、三角形背鰭,生活在熱帶與暖溫帶的飛旋海豚,主要以中水層的小型魚類為食,是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海豚之一。體表的顏色分布由背面的暗褐色、側面的灰褐色到腹面的白色或粉紅色,明顯的三層體色。
飛旋海豚可形成超過1000隻的大群體,但一般而言,在花蓮海域觀察到的飛旋海豚仍然以200隻左右的群個體數較為常見。飛旋海豚可長達2.2公尺,重達75公斤,每2至3年產下1隻仔鯨,懷孕期約十個多月。
飛旋海豚是極有活力的動物,常可看到他們高高跳躍出水面,而後在空中作轉體的動作,雖然這樣的行為被視為溝通的方式,但也有人認為只是單純的遊戲行為。
飛旋海豚時常有船艏乘浪的行為,在過去的觀察中,總發現成群的飛旋海豚迅速靠近船隻,從他們與船隻的互動來看,飛旋海豚應該也是較願意親近人類的種類。
悄悄躍進我生命裡的飛旋海豚(文/王緒昂)
將近一公里外的海面爆出水花,剎那間,海面上彷彿熱鬧綻放著朵朵白色的鬱金香。我們站在船隻的頂端,向船頭方向遠望過去,看著海與天形成的藍色舞台上,成群的海豚紛紛上場。
我生命中的第一種海豚是飛旋海豚。在陽光熾熱的夏初,他們成群躍進我的心海裡。Stenella longirostris,飛旋海豚存活在全球學界的科學名稱裡,即使科學家能以拉丁文來精確描述這個生命所具有的長吻特徵,但對於生活在這美麗之島的你我,「尖嘴仔」或是「白肚仔」這樣的稱呼,可能更能拉近我們與這群海洋夥伴的距離。
當細長的嘴尖突破水面的剎那,我們的情緒隨之激動,觀看他們出現在船邊的身影是種享受,以超過兩米之體軀卻毋需激烈動作便能迅速游移,繼而奮力躍身空中,在水面上忘我旋轉彷彿想甩開渾身的海水。這時,整船的人都隨著他們的旋身跳躍而情緒亢奮。飛旋海豚總是能跳脫地心引力的掌控,如飛行器般自由騰躍水面,並且如彩色陀螺般的恣意旋轉。
背脊深如海水,體側如清晨山中炊煙般灰白,腹面潔淨而又帶著晚霞般的紅潤。看到這一群群體色分層明顯的海中生命,我再也無法壓抑內在的情感,我回憶起第一次在台東富岡和他們會面的場景 --- 飛旋海豚,悄悄地躍進我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