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2013.12.26

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身長:3.9 m
體重:650 kg

大部份人們對於海豚的印象,幾乎都來自瓶鼻海豚。瓶鼻海豚過去被認定有兩個生態型(Ecotype),即體型較小的近岸型與體型粗壯的離岸型兩類。這兩類的瓶鼻海豚均可在台灣鄰近海域發現。唯近年的研究顯示,這兩類瓶鼻海豚的差異已達到不同種的階層,故本文皆針對經常出沒於花蓮沿岸的離岸型瓶鼻海豚作討論。

身體壯碩的瓶鼻海豚是大眾極為熟悉的動物明星,由於生性慧頡,常為水族館捕捉豢養以供表演之用。這種除了極區以外都可發現的種類,最大體長可達3.9公尺,成體體重甚至可達650公斤。有著略為高大而後彎背鰭的瓶鼻海豚,體色以暗灰色為主,身軀側面亦存在些許淡色帶,腹部則為灰白色。

瓶鼻海豚雄性個體略大,而小海豚會在群體中接受母親長達一年以上的照顧,同時也有其他母海豚協助照顧幼體的現象。在本會的觀察紀錄裡,小群体 (1-20隻) 的瓶鼻海豚較難作近距離觀察,也有迴避船隻的現象。而當瓶鼻海豚以上百隻的群體出現時,則有船艏乘浪、魚躍、高跳等豐富的水面行為。


海域裡的暴走族瓶鼻海豚(文/王緒昂)

時常遇見瓶鼻海豚,無論在澎湖、苗栗、桃園的海灘上,或是在過去的漁港拍賣場上,我都能看見那熟悉的身影。過去往往是因為進行擱淺處理的工作,或是撞見被網具誤捕的個體,我得以在台灣各地看到這為世人所矚目的生命。幸運亦或不幸,當全球都為他們在水族館中的演出而瘋狂,他們也成為是眾人眼光焦點下的動物明星,這同時,他們卻犧牲了野生物最可貴的自由。

時常遇見他們,卻直到六年前才在海上眼見活生生的瓶鼻海豚。此後的每次遭遇,他們總是與船隻保持適當的距離,無論船長如何謹慎的操控著船隻企圖接近,瓶鼻海豚卻似乎懂得迂迴戰略,他們始終選擇在刺眼的光熾海面浮出,讓我沒能確實看清他的長相。逆著光,我只能捧著相機等待,不知是刻意安排還是巧合,每當我想要順著光拍攝他們時,他們就迴繞到船隻的另一側觀察我。

但是,瓶鼻海豚的矜持似乎在集結為大群時消失了,他們與船隻的關係也隨之變得親密了些。同時,他們的行為轉而變得狂野。他們一再的快速游近船舷,而後高高躍起,以他們獨特的肢體魅力炫惑著我的心。他們飆船、魚躍,以任何一種你能想見的動作乍現在我們眼前。

即使人們因為瓶鼻海豚在水族館表演場的演出而愛上海豚,卻無法改變他們深具侵略性的事實。根據資料所述,瓶鼻海豚有時會虐殺其他或同種的海豚,相信這絕非海豚迷所能想像的。

是巧合吧!近一年未見瓶鼻海豚,卻在本文完成的當天清晨,於花蓮港外海遭遇數百隻瓶鼻海豚。他們奮力躍起後落海,在海面上濺起大量水花,彷彿他們刻意要在我久違的缺憾中激起無限漣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