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五屆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獲獎名單

2017.11.20

本屆一如往常,有非常多的佳作,讓評審難以抉擇;惟入選的名額有限,還是得有所篩選。期望本屆未入選的夥伴不要放棄,將您們已在計畫書中展現的熱情與關注,持續面向這片海洋,也是此獎助金贊助者吳鄭秀玉女士和吳明益老師衷心的期盼。

再次感謝所有參加甄選的研究者、實踐者與創作者,因為您們,讓海洋豐饒的面向,以意想不到的動人方式呈現出來!

---------------------------------------------------

第五屆吳鄭秀玉女士獎助學金入選名單:
海洋保育活動(報名件數8):花蓮縣宜昌國小資優資源班(獎金25000元)
海洋相關研究(報名件數3):黃靖雲(獎金25000元)
海洋計畫科展(報名件數2):陳鯨(獎金5000元)
海洋藝術創作(報名件數18):劉宸君、梁聖岳、羅苡珊(獎金25000元)、吳品嫻(獎金25000元)

// 吳明益老師總評:

第五屆黑潮吳鄭秀玉女士獎助金評審完畢了。這次我們收到了高於過去歷屆的稿件,也因此讓人不禁想像,會不會真的是關心海洋的人與年輕學者真的逐步變多了?

 在「海洋保育活動」裡,評審思考許久,很希望能同時鼓勵其中兩個同樣投入淨灘的單位,但最後選擇了「花蓮縣宜昌國小資優資源班」的淨灘活動。申請案主題是減塑愛海推廣保育活動,對象涵蓋資優資源班家庭、宜昌國小校內師生、花蓮縣民眾、與花蓮縣環保局,所規劃的活動內容多元生動,深具環境教育內涵且具體可行。評審也建議未來或許可以「強化與教師環境教育研習、社區、與環保局的深度連結,如此才不致只是一場帶學生民眾去撿海廢垃圾的短期活動」,並表示教師環境教育研習或針對民眾的展演活動,亦可以和池南自然教育中心進行合作。

「海洋研究類」則選了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黃靖雲的《台灣珊瑚礁疾病現況調查》,這是一個高難度的議題。這個研究擬借助公民科學的志工力量,對生長在台灣周圍海域的珊瑚礁進行珊瑚疾病普查。計畫工作包括前期的發展中文之珊瑚疾病介紹、快速對照圖鑑及紀錄表格,編寫珊瑚疾病知識手冊,及對潛水員執行調查工作進行教育訓練,預計在107年推動全台珊瑚礁體檢,108年提出分析報告。評審認為「研究計畫規劃詳盡且具體可行,執行結果能夠促進珊瑚疾病知識的中文化,對於提昇珊瑚知識很有幫助。執行過程能促進民眾參與公民科學研究,更能一舉呈現目前全台珊瑚與海洋環境的健康狀況。」

「海洋科展類」則由和平高中陳鯨以〈潮池軸孔珊瑚的生長素與共生現象〉為題獲得贊助。這個計畫擬對馬崗潮間帶潮池中軸孔珊瑚(Acropora spp.)進行長期成長紀錄,研究結果可以顯示軸孔珊瑚卻能在台灣的溫度變化劇烈的淺水潮池中生長,並可顯示其生長模式。此外,亦對它的伴生動物——珊瑚幼蟹進行觀察。評審認為這樣的深度科展作品,值得鼓勵。

 「海洋藝術創作類」這次我們收到了今年春天在「藍塘國家公園」(Langtang Valley Trek)受困罹難的劉宸君生命伙伴們,想為他編一本作品集的心願。宸君的作品包含了山與海,同時他的生命也與花蓮的自然環境有重要的聯結,因此毫不考慮地我們錄取了這個作品。

 但為了讓其他創作者有獲得補助的機會,仍多撥出經費贊助另一位藝術類的提案者。評審在思考後選擇的是吳品嫻的〈讓海洋生物游進你家巷口〉的計畫。吳品嫻過去的作品成熟靈動,完成度高,以城市建物的外牆進行創作,也有把海洋引至陸地的想像。我們都非常期待這個作品的完成,成為花蓮的街景。

 以上是第五屆黑潮吳鄭秀玉獎學金的評審報告,要特別感謝許世璋、陳彥君、吳明益三位老師的評審,能讓這次的評選順利完成。也謝謝所有的投稿者,我們會和你們一樣,無論有無充足的資源,都會持續堅持下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