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夜行軍:島航繼續普拉斯

張卉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2019.06.15

繼去年「島航計畫」之後,黑潮2019年的「島航普拉斯」計畫分別在今年3月試航(東北及東部航段)、6月10-12日在風雨交加中完成西南段(蚵寮-小琉球-高屏溪、蚵寮-台南-嘉義八掌溪)調查,並即將於6月17-19日進行東北航段(深澳-龜山島-基隆潮境-和平島)的第二季調查。

本次西南航段兩天航程約160海浬,共進行北起八掌溪南至高屏溪出海口含小琉球離島共12個測點,天候狀況不穩定時有雷雨湧浪,每日航行時間都在十個小時以上。

沿途記錄到高雄外海有大型貨輪不當排放壓艙水(疑違反海洋污染防治法第29條)及寶特瓶、浮具等海漂垃圾,但海上垃圾帶聚集情況較去年同期調查較零散,海域垃圾狀況相對較少,本季塑膠微粒調查仍在進行中,分析結果和垃圾成因仍需持續觀察。

塑膠微粒
在貨輪中穿梭進行塑膠微粒調查作業

有別於島航計畫,去年搭乘熟悉的多羅滿號,由默契十足的文龍船長全程掌舵、在眾多志工的協助之下完成了連續十六日的航程;今年的島航普拉斯條件相對艱辛,需要在不同港口找各種船隻和船長搭配,工作人力和經費資源也十分短黜,必須透過募款籌措研究經費:每季(東北+西南航程)調查費用為43萬元,一年四季調查共有172萬元的經費缺口。

如此大規模、持續性的全臺海洋廢棄物海域調查,本應由掌握全民資源的國家機構或學術單位來進行,然去年甫成立、負責海污及保育業務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尚無法在短期內向中央爭取到足夠的經費來接手進行調查。

慮及海洋污染的問題嚴重無法再等待,本會今年透過島航普拉斯持續往前走,針對重點污染海域進行長期調查,而令人欣慰的是海洋保育署亦主動上船觀摩學習,除了在經費上支持西南海域單趟單次的調查費用之外,亦於兩天的航程中各派1-2員署內人員上船記錄本會調查與操作過程。

海保署在中央預算資源分配短缺的情況下,仍在本次航程中盡力協助、參與本會海上塑膠微粒調查,值得肯定,本會也期盼海保署能向中央爭取到中長程的海洋垃圾及污染調查計畫經費,未來能由公部門接手主持,朝向至少連續三年每季進行海域調查,累積研究數據,進一步分析作為海廢治理的政策依據,以「逐年減少海鮮、食鹽、飲用水中塑膠微粒含量」為政策目標。

塑膠微粒

黑潮仍在海上,接下來的調查亦沒有公費支持,需要和我們一樣關心海洋環境的您們一起來協力!民眾的意識是推動政策改變最重要的力量,請成為我們的槳,一起為推動海洋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專案支持] #島航普拉斯-四季調查船班
https://pse.is/RT69B
[定期定額]捐款黑潮,一起守護藍色國土
https://pse.is/SAAJA

**特別感謝小額捐款海廢研究項目的企業贊助者
參樂智會
崇友基金會
全興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