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世界海洋日的前一天,黑潮島航的船隻,正航行過全台灣重工業最密集的高雄外海。這一段航程,我們於6月7日凌晨六點從高雄蚵仔寮漁港出發,一路往南航行,出港沒有多久,海面就出現了幾段泛著暗咖啡色油污的潮界線,抬頭望見前方的海平面上,密集且頻繁的大型貨輪、運砂船、交通船、軍艦等船隻在海面上穿梭,從海面上回望高雄港外的陸地景色,只發現天空中一層厚厚的濃霧,城市在天際線中朦朧不清,整座城市沒有鮮明的活力,只有灰撲撲的屋舍和沿著港區林立的機械吊臂,遠看像排列站立的機器長頸鹿。
海面上驟然出現了一條清晰的泡沫潮界線
清晨7:36,船隻航行過高雄港接近紅毛港外海時(GPS座標定位為N22°30.215’ E120°18.641’),我們看見海面上驟然出現了一條清晰的泡沫潮界線,在清晨的陽光照射下,海面上橫亙迤邐了近一公里的可視範圍,都佈滿了呈現灰白色奶泡狀的泡沫潮線,濃密且散發出濃重的發酵氣味,在海面上持續聚集推擠。
如此密集且濃稠、範圍寬約一米多,長度綿延一公里以上的泡沫潮界線並不常見,我們不禁停下船隻記錄眼前的景象,並試著取一桶水樣上船。這些泡沫物質組成的含量究竟為何?是什麼樣的化學物質?還是油污廢水?工業廢水?在現有的條件下無法判斷組成的內容物質,還在航行過程中的島航團隊只得繼續往前。
不久後,收到消息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黃向文署長傳訊息表示,願意請環檢局幫忙檢驗水樣;同時間環保署也來訊息關切。當下,我們已把漂流物質的點位座標和清楚的照片傳給海保署與環保署,在小琉球漁港上岸後,海保署黃向文署長也馬上派同仁鍾先生來把採上來的水樣帶回去檢驗,目前靜待檢驗後的結果。
呼籲環保署、海保署進行更進一步的採樣檢測和化驗
事實上,島航團隊在這趟遶島航程中,沿途紀錄到不少的漂流垃圾,航行到高雄外海一帶的海域垃圾與油污更是顯見,在在顯示藍色國土遭受了污染與破壞越來越嚴重,需要大家特別關注。因此,我們希望呼籲環保署、海保署等相關單位要盡快針對導航團隊發現的海域點位附近,進行更進一步的採樣檢測和化驗,莫讓可能造成海域污染的這些不明物質繼續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
當然,每個地區的海域污染狀況都需要長期的追蹤紀錄,未來也期盼有更多喜愛海洋的團體夥伴們一起加入定期監測,時時向海探問「海好嗎?」關懷這塊寶島上的生態環境,並真正重視「藍色國土」的重要價值!
就在世界海洋日這一天,黑潮島航團隊邀請大家一起關心台灣海洋的未來。
💪捐款支持黑潮:https://pse.is/SAA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