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九屆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獲獎名單

2021.11.16

哈囉,各位關注2021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的朋友們: 

謝謝大家的耐心等候,獎助金的獲獎名單出爐了!這次黑潮總計收件14件,包括:科展類2件、研究類3件、保育活動類1件、藝術創作類8件。黑潮再次衷心感謝每一位參與的朋友們,願意與我們分享各自對海洋的熱情和行動。以下公佈獲獎結果:

----------

★「海洋計畫科展類」

基隆八斗國小/以靜「製」「洞」-探討梅氏長海膽 Echinometra mathaei 之生態及其與石洞的關係,獲獎助金10,000元。

評審意見:八斗國小陳昇祿老師團隊充分運用鄰海學校之優勢,以學校旁邊潮間帶動物梅氏長海膽為題材,透過文獻蒐集與實地觀察引發適合學生程度的提問,並設計實驗一一印證觀察或找出答案,也自行設計可操作的測量方法,以及運用3D列印製作實驗道具,來一步步理解生態科學,這一整套的觀察實驗十分細膩有趣,值得鼓勵。

屏東中正國中/萬年溪塑膠微粒及人口數的關係,獲獎助金10,000元。

評審意見:海洋是眾溪流匯集的最終點,海洋生態與溪流環境息息相關。本項科展選擇學生熟悉的家鄉市區溪流為題材,調查溪流各河段遭受塑膠汙染的現狀,以科學儀器分析塑膠屬性,並根據該段土地利用現況推測可能的來源,符合保育行動在地化精神,值得本會加以鼓勵。

----------

★「海洋相關研究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邱冠樺、陳家甄、許茗豪、司徒倩婷/海洋性新入侵貽貝條紋殼菜蛤在台灣的分布、遺傳學、生物學和生殖生理學研究,獲獎助金25,000元。

評審意見:物種分布與生物學研究是生態保育的基礎,本會極為重視。特別是對於台灣生態與農漁產業有害的入侵種之研究,其結果能提供擬定防治與保育政策所需之基礎資料。而本項研究計畫更以大專學生四人團隊、每人負責相同物種的不同研究方向的合作提案方式,相當具競爭潛力,故脫穎而出獲得贊助。

----------

★「海洋保育活動類」

團隊-海好有你我/海有一座珊-與海來場線上的邂逅,獲獎助金25,000元。

評審意見:

1.  本團隊長期與高雄市立中山高中生物實驗室合作,並招募高中生為海保育志工,充分運用現有的學校資源,且建立環境教育夥伴關係以擴大海洋保育的效果,值得肯定。

2.  本計畫透過「LINE線上實境解謎闖關」遊戲設計,以禮物誘發民眾參與,並配合中山高中生物實驗室實體的珊瑚骨骼標本展覽,同步進行。這在越來越多民眾更加仰賴網路資訊的後疫情時代,線上海洋保育遊戲的嘗試值得鼓勵。

   3. 本計畫期盼讓參與者理解到自身行為對於海洋環境的影響,以達到更有效的保育成果。但遺憾的是如何讓民眾理解海洋問題的癥結,又該採取怎樣的保育行動,在計劃書中付之闕如。建議本計畫應避免陷入僅引導民眾「在家做環保」的小格局保育行動,因為這根本無法解決海洋保育問題,而應該從公民社會運作與集體公民行動的角度來進行教育與倡議,才能達到治本的功效。

----------

★「海洋藝術創作類」

廖育伶/《水體人形:液態的消逝》創作計畫,獲獎助金25,000元。

評審意見:有意思的舞蹈展現計畫,作品意涵廣泛,從身體生理上的「液態」,到心理上的「液態」,嘗試以身體的律動來回應多層次的思考。也希望本獎助金能贊助此一演出,未來構思出與海洋更緊密相關的衍生作品。

----------

更多關於獲獎作品詳細提案內容,歡迎點選下方「檔案下載」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