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分享請到黑潮海上解說員潔曦,分享在臺灣西岸的海上生活。
生活在東半部的我們,對於西岸的海洋充滿好奇,講師分享了目前臺灣海峽離岸風力發電的現況,政府以2025年的能源轉型將以達成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20%為目標,在海上調查時觀察離岸風機建設是否對於鯨豚類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我們都熟知鯨豚類對於聲音是敏感族群,所以在離岸風機進行打樁時,會特別留意附近是否有鯨豚類的出沒,或是在打樁機周圍圍起氣泡圍幕降低噪音,可能會受到影響的鯨豚類有: 印太洋瓶鼻海豚、中華白海豚、小虎鯨、糙齒海豚、露脊鼠海豚等。盡力把影響降到最低,在建設與環境保護上盡最大的努力。
除了讓我們更了解目前離岸風機的近況外,潔曦也介紹西部沿海,與花蓮沿岸是完全不同景象、待在海上很長時間會變成鹹人(身上帶著閃亮鹽的結晶)、在海上生活竟然也會有賽鴿搭便船等有趣的經歷。
而我在整場講座中,時不時回想起墾丁萬里桐,看著PPT海上的照片,想起浮潛在那片海域,聽不到車水馬龍、聽不到其他人的喧鬧聲、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與水聲,此刻的世界單純,似乎只剩下我與海,投身於海洋,一切安靜下來,多了份沉穩、寧靜,足夠妳用心與自己獨處、對話,而海就靜靜陪伴在旁,這種感覺很微妙。
海,就在那裡,一直在那裡,無論何時,無論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