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守護一年調查發佈《船舶廢棄物圖鑑》

2022.11.01

  信號彈、緊急用水、冷媒鋼瓶,甚至是情趣用品,這些出現在臺灣海岸上廢棄物的共通點是——它們都與海上活動的船舶有關。臺灣位於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上,全球前20大貨櫃港口有16個位於亞洲,高雄港排名第15名。全球近一半的貨船經過臺灣海峽;載運量最大的貨船近九成會行經臺灣海峽。此外,東亞也是全球漁業作業密度最高的地方,中國、日本、韓國與臺灣都是捕魚強權,擁有大量漁船在此作業。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受海洋保育署111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補助,與澄洋環境顧問共同規畫調查船舶廢棄物之來源與成因,發佈了《船舶廢棄物圖鑑》。40位公民科學家進行臺灣海廢的來源調查,發現海岸上有各種船用的救生設備、保養維修塗料瓶罐、航運相關設備、漁具、飲食包裝與衛生清潔用品。經過調查,發現許多垃圾來自航運產業與船舶專用的物品,例如信號彈、冷媒鋼瓶、船用無線信號定位器、船用塗料與機油等,部分為爆裂性或含有毒性化學物質,可能造成意外傷害與環境污染。

  黑潮繼109、110年分別調查與製作東海岸和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後,今年持續以釐清海洋來源的廢棄物為目標,蒐集調查各類船舶遺失、遺棄到海洋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可能會遭海洋生物和鯨豚誤食、纏繞,並對棲地造成威脅。現階段調查結果已初步釐清船舶相關之廢棄物,至於影響程度和具體管理建議尚待未來持續研究與分析後才能進一步提出。

線上閱讀

船舶廢棄物圖鑑

TOP